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展示 成功案例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设备租赁
会议策划
同声传译
手拉手
同声传译设备
无线导览
音响设备
会议签到机

 联 系 人:吴先生

 联系电话:4008871095

 企业邮箱:1871160206@qq.com

 
新闻中心  

产业集群将成重庆调结构突破口 提升本地配套率

 芯片、硬盘、高端发动机、钟表、眼镜……未来,重庆的产业集群将诞生很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昨日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称,目前我市正加紧制定方案,计划以产业集群为突破口,推进五大功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据悉,伴随产业集群的崛起,到2017年,重庆产业集群的累计销售产值将占到工业的70%。

  产业集群将成调结构突破口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市产业集群成效显现,已形成以西永综保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的“5+6+800”电脑产业集群,带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产值从2009年的86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057亿元;以北部新区为核心的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以沙坪坝、九龙坡为核心的千亿级摩托车产业集群,带动全市汽摩产业从2009年2629亿元增加到2012年3540亿元;此外,两江新区云计算、北碚仪器仪表、茶园物联网等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构建。不过,仍存在部分区县产业结构单一、部分行业缺乏龙头企业、零部件新产品率亟待提升、技术和人才结构亟待调整等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我市积极争取,工信部拟将重庆纳入全国5大产业转移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认定试点省市之一,目前正加紧制定方案,计划结合我市五大功能区规划,以产业集群为突破口,强化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总体思路是,根据建设五大功能区的具体要求,建立以区县对产业集群的贡献度为主要指标的评估体系。引导各区县结合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利用好产业政策,一方面根据资源状况和物流条件等综合特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强化经济区域理念,淡化行政区域的本位思想,发展配套型产业,实现合作共赢;同时,利用“负面清单”方式,明确并严格管控禁止和限制的产业或项目,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区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各地区实现科学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按我市拟定的目标,到2017年,将形成智能终端、汽车两大战略性产业集群;10大优势产业集群(铝材、钢材、摩托车、船舶、仪器仪表、齿轮箱、内燃机、MDI、农副产品、医药);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机器人、钟表、眼镜、小家电等),产业集群累计销售产值将占工业的70%。

  提升本地配套率加强企业协作

  未来,重庆将围绕发展产业集群招大引强。例如,围绕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将重点引进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以及芯片、硬盘等关键零部件,2017年“重庆造”智能终端产品将超过2亿台;汽车产业则将重点引进高级轿车,以及高端发动机、自动变速箱、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要建成千亿乘用车产业,微车、商用车、特种车3个百亿级产业,汽车年产量达400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确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同时,我市将推动上下游企业聚集,加快完善产业集群的协作配套,降低物流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重。并鼓励中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配套协作,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格局。

  调查显示,去年,重庆电子行业本地配套率为70%,笔电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为3.2%;汽车行业本地配套率不到70%,物流成本占比为5%;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船舶等三大整机零部件本地配套率约为50%,物流成本占比为7%。而到2017年,重庆电子、汽车、装备产业本地配套率将达到80%,原材料产业对主导产业的本地供应率将超50%,消费品产业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30%。

  据介绍,为推动产业集群崛起,我市将从财政、金融等方面支持产业集群的打造。例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民营积极发展专项资金将优先用于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我市拟将部分工业发展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建立工业发展基金,并通过市场化运作入股优势企业,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集群“做文章”。

  此外,为改变部分区县产业单一以及重工业、轻工业失衡的现象,我市还将积极发展面向市民需求、网络直销的消费工业产品。部分不适宜在主城发展的项目,将引导到两翼地区。在招商引资中,注重“量”与“质”并重,努力提高工业的质量和效益。

  预计到2017年,重庆工业的物流成本占制造成本比重将降至5%以下、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6%、净资产回报率要达到15%。

  地理纵深

  加快创新提升“重庆造”竞争力

  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认为,除了加大对产业集群的培育,未来重庆还应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创新、深化“两化”融合等措施,提高工业附加值及集约水平。

  据悉,为推动“重庆造”创新水平的提高,我市将抓好“三个一百”重点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今年力争完成技改投资1600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45%,新增销售产值2700亿元。此外,近期市经信委还将进一步引导、鼓励、支持企业遵循市场供求和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建立并完善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推进体系。同时,将继续对传统行业的困难企业,以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形式,推进其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实现技术改造和提升。按我市拟定的目标,到2017年,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将达1.5%,一等及以上产品比重达95%以上。

  在谈及如何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时,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同时加快了产能过剩行业与困难企业的兼并重组,有效提高了渝企竞争力与效益。根据工信部下达的2013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今年我市共有7大行业涉及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按照计划,今年重庆将淘汰炼钢2万吨、焦炭5万吨、铁合金11.6万吨、电石1.8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50万重量箱、造纸7万吨。近期,市经信委就将开展淘汰落后产能验收工作。

版权所有 2003-2018 百睿德 ICP皖备11014461号-10
产业集群将成重庆调结构突破口 提升本地配套率-百睿德客服4008871095

皖公网安备 34020702000042号